Skip to content
集岱名人网站
Menu
  • 首页
  • 隋朝名人
  • 历史
  • 教育
  • 越剧
  • 科研
  • 企业
Menu

韩偓

Posted on 2024年12月31日

韩偓(842~923)唐代诗人。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名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10岁即席赋诗。龙年(889)始登进士第,一度出佐河中节度使幕府,回朝后拜左拾遗,迁左谏议大夫。后因忤触权臣朱温,贬濮州司马,于是弃官南下,这期间,唐王朝曾两次诏命还朝复职,皆不应。 韩偓诗中,最有价值的是感时诗篇。它们几乎是以编年史的方式再现了唐王朝由衰而亡的图景。作者喜欢用近体尤其是七律的形式写时事,纪事与述怀相结合,用典工切,有沉郁顿挫的风味,善于将感慨苍凉的意境寓于清丽芊绵的词章,悲而能婉,柔中带刚。他的作品多写上层变乱,触及民生疾苦者较少。而艺术上缺乏杜甫沉雄阔大的笔力和李商隐精深微妙的构思,有时不免流于平浅纤弱。 韩偓的写景抒情诗构思新巧,笔触细腻。而最大的特色,还在于从景物画面中融入身世之感,即景抒情,浑涵无迹。七律《惜花》写得悲咽沉痛,被人视作暗寓之恨。一些写景小诗如《醉著》、《野塘》,以白描手法勾摹物象,构图明晰,设色疏淡,宛如一幅幅饱含诗意的水墨画卷。至于反映农村乱败景象的《自沙县抵尤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寓时事于写景之中,更有画笔与史笔相结合之妙。 韩偓作《香奁集》写男女之情,风格纤巧。对此历来评价不一。今有明汲古阁刻本《韩内翰别集》1卷,附补遗1卷。另《香奁集》有元刊3卷本和汲古阁1卷本传世。

标签: --

推荐文章

  • 归有光
  • 张载
  • 崔郾
  • 崔郊
  • 崔道融
  • 崔涤
  • 崔曙
  • 崔日知
  • 崔护
  • 崔宗之

分类

  • 隋朝名人
  • 历史
  • 教育
  • 越剧
  • 科研
  • 企业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5 重庆集岱科技有限公司 | 渝ICP备202402309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