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集岱名人网站
Menu
  • 首页
  • 隋朝名人
  • 历史
  • 教育
  • 越剧
  • 科研
  • 企业
Menu

赵淳生中国超声电机的奠基人

Posted on 2024年12月31日

他是我国第一个研究电动式激振器的科学家,也是我国超声电机的奠基人、开拓者。 他带领团队研制的超声电机已应用于嫦娥三号、四号、五号、墨子号量子卫星、智能炮弹、医疗仪器、光学系统等高端装备,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他就是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淳生。 “我一定要搞出中国人自己的超声电机” 超声电机是以超声频域的机械振动为驱动源的新型微特电机,在轿车电器、精密仪器仪表、工业控制系统、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并于90年代初在日本、德国、美国等国投入到商业应用。彼时,由于技术垄断,我国尚未研制出自己的超声电机。 1992年,赵淳生被邀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做访问学者。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该系听了一场“超声电机的发展和应用”报告。 “我注意到,报告人提到NASA(美国宇航局)与MIT要联合研制火星探测器上用的超声电机。”赵淳生敏锐感觉到超声电机将对我国的航天器也一定很有用。于是,决心开始学习超声电机研究。 1994年10月,他放弃美方给予的优厚待遇,告别已在美国定居的妻女,独自一人,回到南京。一个硕士生、一个博士生、一个博士后,加上赵淳生一共四个人,在一个20平方米的房间里干了不到一年时间,研究出了我国第一台能够实际运转的超声电机。 “命和超声电机,我两个都要!” 2000年11月,因积劳成疾,赵淳生被确诊为肺癌。在肺癌治疗期间,又被查出了胃癌,一时间,56岁的赵淳生要遭受两种癌症的折磨。 连续两次大手术,体重锐减26斤,身体几乎虚弱到了崩溃的边缘,但赵淳生没有“谈癌色变”。他在病榻上完成了多份研究报告,休养期间,把实验仪器搬到家中,在家里做各种实验,妻子、女儿都伤心地问他:“你是要命还是要超声电机?”他的回答是:“我两个都要!” 凭借顽强的毅力,忍受着化疗的痛苦,他不仅战胜了病魔,研究成果“新型超声电机技术”于2003年获国防科技一等奖,2004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并于2005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要想尽办法再努力,做得更美” 已至耄耋之年的赵淳生,没有一天放弃过科技报国的梦想,每天工作到深夜。他誓要将超声电机产业化,期间经历三次失败,但都不言放弃。 在前三次失败的基础上,2017年1月,他创建了南京航达超控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12月,一款只有46克重的超声电机让满载中华儿女“飞天梦”的嫦娥三号轻装上阵,后来又继续使用在嫦娥四号、五号和墨子号卫星上。2020年5月,该公司首次研发的“四超一特”超高性能的超声电机,在行云二号卫星01、02星的激光通信系统中得到成功应用。这一成功,意味着赵淳生及其团队为我国正在研发的空间激光通信终端解决了一个关键核心技术。 “我感到很惭愧,因为千千万万的科技工作者,他们好多人比我做得好,肯定比我更美,但选了我,我很光荣。惭愧之余,我也要更加地努力,尽管现在不是最美,但我要想尽办法再努力,做得更美,生命不止、奋斗不息,让我们的生命发出更大的光彩,最后能做到最美。”83岁赵淳生如是说。(马爱平)

标签: 仙桃教科研网 、 濮阳市教育科研网 、 科研管理系统 、 科研名人 、 小学教育科研论文

推荐文章

  • 师亚辉给卫星擦亮遥望地球的眼睛
  • 屠呦呦愿青蒿素的故事一直写下去
  • 小荷才露丨贾美莹从黑龙江闯到湘江 工科女博士追逐水中梦
  • 小荷才露丨穆菁青探寻显微世界里的光芒
  • 孙九林
  • 孔庆堂
  • 姜全 35年用心血与智慧浇灌桃园
  • 姚宏宇为国产软件注入硬实力
  • 大国重器背后的筑梦者记2019中国科学院年度先锋人物陈和生
  • 在地壳中发现最珍视的东西

分类

  • 隋朝名人
  • 历史
  • 教育
  • 越剧
  • 科研
  • 企业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5 重庆集岱科技有限公司 | 渝ICP备2024023092号-5